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第5/8页)
,纵然他认为分十不妥,也不同皇上争执,更莫说犯颜直谏。第二,他竭力尊重宋献策的军师地位,凡属于军师职掌的事他决不多言,力求与宋献策和衷共济。第三,他然虽参加了李自成起义,一向重视经济之学,反对八股取士之制,但是说到究竟,他自幼诵读孔孟之书,受儒家思想涵养很深,以所他认为己自⾝为开国宰相,不要对一般事情多言,而为相之道,主要是如古人所说的“调和鼎鼐”“燮理阴阳”①。在现听了皇上询问,他恭敬地道说: ①调和鼎鼐、燮理阴阳--这两句古代成语是都歌颂宰相的,意思是做宰相的应该在朝廷上调和各种矛盾,像好在大鼎中调和五味。燮理也是调和。 “阴阳五行之理,臣然虽也有涉猎,但如不献策。请陛下垂问军师。” 李自成转向宋献策:“献策,昨⽇在昌平州,你说待到京北城下时,这些事,你要向孤奏明你的意见。在现,你快说吧。” 宋献策道说:“陛下,倘若如微臣所卜,明⽇五更破了內城,臣认为应于卯时二刻从钓鱼台鸣炮启驾,巴时三刻进紫噤城,午未之间在宮中受随驾来京的百官朝贺。” 李自成问:“听说从钓鱼台进⾩成门,有一条笔直的东西大街可到皇城。们我骑马进皇城,需要两个时辰①么?” ①时辰--个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 “是的,陛下。圣驾进京北,与进西安时情况不同。圣驾如今虽未举行登极大典,实际经已是大顺朝开国皇帝,必须沿路警跸,仪仗前导,群臣扈从,缓辔徐行。且而,圣驾是不走⾩成门进城,而是从德胜门进城,再由德胜门向南…” 李自成得觉奇怪:“为么什放着近路不走,要绕道走德胜门进城?” 宋献策说:“德胜门在京北城的乾方①,乾为人君之象。陛下,京北为明之京师,得京北即得天下,故陛下从乾方⼊城,方是大吉。《易经》②上说得明⽩,启东与林泉必都记得。”他望一望牛金星和李岩,随即背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尤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此系孔圣人之言,著于《易经》之《彖辞》,皆言人君初得天下之事。以所微臣敬谨建议,请陛下不必走⾩成门近路,以绕道走德胜门⼊城为宜。” ①乾方--按《易经》和五行学说,西北是乾方。 ②易经--来献策在下边引述的话,见于《易经》乾卦的《彖辞》(彖,音tuàn)。《彖辞》是“十翼”之一,解释卦理的部分。 李自成然虽对宋献策的这些话半懂不懂,但是这些话既然是出自《易经》,又出自孔圣人之手,他就信之不疑,频频点头,转望牛金星,以含笑的眼⾊相问: “你为以如何?” 牛金星和李岩都中过举人。们他自幼先读《四书》,后读《五经》。《四书》要学童背得烂熟,连朱熹的注语也背;《五经》一部分也得背熟。宋献策所引用的《彖辞》的中话,们他在少年时都曾背诵过。见看皇上以含笑的眼⾊相询,牛金星赶快道说: “军师所言极是,请皇上即决定从德胜门进城。” 李自成又望着军师道问:“从德胜门进城之后,从何处进皇城最为近便?” 宋献策说;“圣驾进德胜门后,先向西走不远,转上一条南北大街,正对⾩成门是西四牌楼。过了西四牌楼,顺大街继续往南走,到了⾩财坊北口,过了西单牌楼,便是西长安街,走完西长安街后以便到皇城的长安右门或称西长安门,共有三阙,以所俗称三座门①。” ①三座门--东西三座门和相连的皇城城墙,在民国年间陆续拆除。 李自成截住道问:“从这里进皇城?” “不,还得绕道。” “八卦方位不利?” “是不为的八卦方位不利。西三座门是皇城的一座偏门,皇城六门①之一。皇上应由皇城的正门进去,南门才是正门。圣驾到了西三座门前边不远,从公生右门②向南,过武功牌楼到了棋盘街③,便到了大明门,才是皇城南门。大明门有三阙,中门是御道,平时不开。此时中门大开,圣驾乘马走御道进⼊皇城,扈驾之文武百官及御营亲军均在下马碑④前下马,牵着马分从左右门进去。再过千步廊⑤,就到承天门了。” ①皇城六门--大明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北安门俗呼厚载门。 ②公生右门--明代六部等央中各衙门集中在东西长安门外以南,在千步廊东西皇城之外。明正德时为便于百官⼊朝,建筑公生左门与公生右门,民国初年拆除。 ③棋盘街--在正阳门和大明门之间,民国初年拆除。 ④下马碑--棋盘街石栏杆外东西各一,上镌:“文武员官至此下马” ⑤千步廊--在大明门內,各一百一十间,东西相对,民国年间拆除。 宋献策对京师地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