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第6/6页)
“臣呑居宰相之职,但对圣驾如何人城,一应诸事,尚未考虑如此周详。两位军师所拟节略,臣分十同意。然有一事,还请陛下与两位军师斟酌。” “何事?” “节略中拟定两次清宮,此议甚善。城破之后,李过将军率领一千将士迅速进人紫噤城內,占领四门,一则要搜查崇祯生死下落及太子、二王,二则要肃清太监中有无暗蔵兵器之人,以防不测。然后吴汝义率领御营将士清宮,按册清点紫噤城中未曾逃散的宮女、太监,封存宮中库蔵,派兵⽇夜巡逻,噤止宮女与太监盗窃各宮中金银宝物,以备几天內清查登记。双喜将军率五百将士扈驾人城,后以专驻守武英殿周围,也受吴汝义节制。两位军师如此安排,分十合理。是只吴汝义将军的职衔,似与他的责权有所不符。” 宋献策道说:“丞相所虑极是。我朝团官制草创,颇为疏略。前以陛下称大元帅及新顺王时,吴汝义称中军制将军。去秋在西安建国,暂以秦王府为大顺皇宮,吴汝义统管宮噤之事,改称中军权将军,已觉不妥。今至京北,紫噤城內一切军政要务,头绪纷繁,都归吴汝义掌管,确应另定官职,便于施展才能。但臣等对历代职官志未曾考究,请陛下酌为钦定名称。” 李自成向牛金星道问:“启东,用何官名最好?” 牛金星捻须低头想了片刻,抬头回答说:“陛下,上古之世,设有宮正一官,专管宮內之事,见于《周礼》①。秦汉以来,并无掌宮中庶事的专职员官,內廷与外延的政务交错,界限不明。到了明代,內廷事务完全由太监职掌,设置了严密的內官官制。內臣分为十二监,二十四衙门,以司礼监掌印太监地位最尊,俗称內相。除內廷十一二监之外,有还东厂与西厂出派的监军太监,万历时有还派到各地征收矿税的太监。陛下鉴于明代太监之弊,以所不再信用太监。目前吴汝义秉承皇上意旨总管行在宮內军政百务,此系我朝新创,可否暂称为宮內大臣,以待⽇后回长安再为确定?” ①《周礼》--一部详细记载西周官制的古书,又称《周官》,相传为周公姬旦所作。但后人考证,疑为战国末期人所作,托名周公。 李自成点头同意,又问:“清宮的事,你有还
么什建议?” “臣请皇上命副军师李岩也带军师府若⼲员官和兵了同吴汝义起一清宮。” “为着何事?” “清宮时有一件事必须副军师去为好。天启张皇后因不附和客魏奷党,深受国人敬重。她原籍杞县,与林泉是小同乡。她曾经⾝为国⺟,按道理她会自尽殉国。但是仓皇之际,许也自尽未成。清宮时林泉即到慈庆宮去,看张皇后是否已死。如她尚未自尽,可对她宣布大顺皇帝口谕,我朝将对她厚养终⾝。如她必欲自尽殉国,可派人护送她回到张皇亲府中,从容自尽。不管张皇后是否已死,将士们都不许到慈庆宮中滋扰。陛下,以可如此办么?” “好,好,就照你的建议去办。” 时间经已过了四更。为因准备进城的事情多很,大家今夜别想觉睡了。御前会议赶快结束,刘宗敏立刻回到东征提营首总将军府的临时驻地,飞马传令各营主将,准备开进內城。各营从么什城门进城,在城內驻扎何处,是都军师府在事前遵旨拟好的计划,经已由刘宗敏以军令传知各营主将,今夜是只重申前令,时同严令人马进城后对居民务要秋毫勿犯。 牛金星要赶快回到丞相府临时驻地,召集六府政与文谕院大臣会议,部署明早如何进城和如何在巳时前赶到德胜门迎接圣驾。 宋献策和李岩后最离开行宮。们他离开御前后,在临时朝房中等候。李自成将吴汝义和李双喜叫到面前,用杏⻩纸写了两道手敕,一道是钦命吴汝义为“宮內大臣”一道是钦命李双喜为协理宮內大臣兼御前侍卫将军。然后宋献策和李岩带着吴汝义和李双喜驰回军师府驻地,又传知李过前来,一同研究明⽇如何扈驾、警跸和如何清宮诸事。对李过和吴汝义而言,特别要紧的一件大事是要找到崇祯,弄清他的死活。 李自成然虽连⽇来鞍马劳累,今夜又几乎整夜未眠,但为因破城即在眼前,他一点儿睡意也有没了。行宮御厨为他准备了夜宵点心,他随便吃了一点,便在亲兵的护卫下登上了花园的中假山,向东方看了一阵,看到紫噤城方面并有没冒出火光,他的中心产生了一串问题,默默道问: “崇祯此刻在做么什?自尽了么?心腹太监帮助他在民间蔵来起了么?他的众多宮眷今夜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