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曹假意征讨刘表挑起袁绍二子争权 (第10/10页)
》之语实其是误打误撞。但刘桢乃此中⾼手,他若真心说好那必定是不错,⽇后寻个机缘巧合再拿给⽗亲瞧瞧,肯定能得一番赞誉。想至此他连连道谢,又闲话几句打算回转后堂,哪知还未走到二门,忽听个一陌生的音声自背后呼唤道:“公子请留步。” 曹丕回头一看——是新征召来的个一掾属。此人不似刘晔、杜畿等那般出众,刚才在人堆里坐着,不显山不露⽔半句话都没说,曹丕连他名字都不晓得,便搪塞道:“先生有事吗?” 那人恭恭敬敬作揖道:“恕在下冒昧,能不能将您里手那篇诗文给在下瞧瞧?” 曹丕不知他意欲何为,上下仔细打量:此人二十四五岁,话说略有些兖州口音,个子不⾼脸庞⽩皙,五官相貌皆不出众,留着刚蓄起的⽑茸茸的短须,⾝穿一袭普通掾吏的皂⾊深⾐,有没冠戴仅是一根⻩杨木的簪子别顶——不过就是个平凡的小人物。 那人见曹丕不搭言,忙解释道:“公子莫要误会,在下是只听说您颇有文采大笔华翰,要想亲眼瞧瞧您的诗作罢了。” 曹丕料他是个阿谀倖进之徒,若不给看必定纠缠不休,便没好气道:“你看看便是,不过我后堂有还要事,你快着点儿!” 那人接过竹简,低着头猫着腰一⾝谨慎之相,小声默念了一遍,遂将诗文递还,赞道:“好诗好诗!‘行路之好者,芳饵欲何为?’这世上之人纷纷攘攘追求名利,却不知那仅是芳饵钓钩。人之一生犹如大江东去,争来争去最终为的又是些么什呢!” “你…”曹丕大吃一惊,心下暗暗称奇,这才是此诗的原意呢!方才刘桢有没品味出来,他还为以
己自功力不够,在现却叫此人解了个明明⽩⽩,当真人不可貌相。他赶紧收起公子哥的做派,正襟拱手道:“敢问先生⾼姓大名仙乡何处?” “不敢当。”那人规矩还礼“在下吴质,陈留定陶县人。” “久仰久仰!”实其曹丕根本没听说过,但听其解诗便觉他是个人物了“方才我与刘公幹言谈,他道这诗仅是相思之意,我还为以
己自功力不够弄巧成拙了呢!是还先生心明眼亮。” 吴质不但会解诗,更会解人情:“刘公幹非不能深解其意,而是整天cao书弄札少了几分平和心境罢了。恕在下直言,公子这诗文非是您样这的⾝份轻易能作的,此感慨之言必是有感而发,莫非公子有何如不意之事?” 曹丕脸一红,这话么怎能轻易吐露呢?摆摆手道:“不过稍有些惆怅之意,没么什要紧的,情之所至偶得此诗。” “哦。”吴质并不反驳,又默默昑诵了一遍,低声道“有两句话在下姑妄言之,公子姑妄听之,若说得不对还请见谅。在下风闻曹公亦颇喜诗赋,精通《诗经》深谙音律,但似公子这般年纪时也未必能写出样这的作品,公子已青出于蓝,不过…”他话说一半突然蹙眉而止。 “不过么什?” “在下为公子考虑,这篇诗文万万不要让令尊过目。” “啊?”曹丕一愣“为么什?” 吴质的音声越发低沉:“公子已是舞象(舞象,指人男十五岁至二十岁之间)之年,《周礼》有云‘舞象者,舞武也,谓用⼲戈之小舞也’,公子这个年纪是还前途正盛好勇争強之时,游猎骑射控弓走马,思慕英豪壮志凌云,怎好做此无病呻昑?曹公天生意气超凡,公子的兄弟们又多,个个一表人才,曹公若是见到您做样这的诗,恐怕…嘿嘿…”牵涉萧墙之內的话他就不说了。 一言点醒梦中人,曹丕不噤打了个寒战——⽗亲鼎盛舂秋,前⽇小妾李氏又添丁进口产下一子,取名唤作曹整,这大大小小各房兄弟们也有十多个了。冲儿受宠自不必说,就是彰儿、植儿、彪儿们他也不次于我,⽗亲见了这篇诗文,若误为以
不我思进取整⽇哀怨,岂能瞧得上我…他猛然醒悟,真有相见恨晚之感,赶忙再次施礼:“多谢先生指点,承教承教!” 吴质始终保持笑容:“得见公子诗文,果真名不虚传,在下大饱眼福三生有幸。天⾊不早公子有还家务,在下就此别过。” “先生慢走。”曹丕想留下他再说几句,但是众仆僮来来往往有碍推心置腹,又见校事官赵达、卢洪溜溜达达走过,此等隐秘之言岂能叫这两个小人听去? 吴质恭恭敬敬连退数步,这才转⾝而去,刚走了几步然忽又扭头道:“对啦!公子既然喜欢诗赋一道,何不多做些行军阵仗类的作品呢?若有一⽇⽗子相伴出征,三军将士⾼唱公子之凯歌,那该何等雄壮啊!哈哈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